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各学院专业简介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阅读:2141 次 日期:2017-03-14 15:49:39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各学院专业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法学院

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建校之初,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1981年学校恢复重建,成立政治系,设政治本科专业,1990年起开设法学本科专业。先后更名为政法系、法律系,曾设有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经济法学、律师与公证等本(专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专业教师5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9人,有37名硕士生导师,3名博士生导师;20余人拥有律师资格,专业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50人,其中博士学位占58%;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是国家民委首届突出贡献专家,1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湖北省“省级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人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长期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2人,全日制在院学生17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学院现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知识产权3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中国哲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具体包括法学理论、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族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和中国哲学等硕士点;拥有民族法学博士点。法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法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设有法理法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知识产权等9个教研室和法律诊所与法律援助中心;民族法制研究中心为国家民委人文社

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民族立法研究中心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民族立法研究基地;建有廉政研究中心、民族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团队、民商法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理论法学教学团队。学院建有资料室,藏书(刊)3万多册(本)。

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有能容纳300多人的模拟法庭;与黄冈市政府签订了大学生实践实习合作协议,并在黄冈多个县市区建有综合性的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和洪山区司法局以及多个律师事务所等十余个单位建立有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模拟、实训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学科建设上重视主干学科,突出民族特色,关注本土资源和现实热点问题,学科建设具有较强的学术基础和发展潜力,近5年(2010-2014)来,学院教师在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82篇;出版专著20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项,主持教育部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司法部课题、国家民委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及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省部级项目2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

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部分教师担任了全国和省级专业学术团体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与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台湾等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互访活动。

咨询电话:027-67844817

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本专业通过开设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合同法、劳动法学、环境法学等17门主干课、50多门专业选修课,以及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广博的法学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成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历届毕业生,分布于各级公、检、法等党政机关从事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于律师事务所、公证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于教学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法律(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民族政治学、政治社会学、行政学概论、国际政治学概论、现代国际关系、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共政策学、政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等课程。本专业培养具备政治学、行政学、法律、管理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现代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适合在各级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政治与行政工作,并能经过继续深造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知识产权专业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性国家,需要大批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本专业通过开设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劳动法学 、合同法、侵权行为法、高等数学、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交易实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等一系列的必修、选修课程,以及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通晓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知识的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机关从事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管理、贸易、中介工作;经过继续深造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5个本科专业和1个广告学“卓越教育计划”试点班。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俗学和传播学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有地标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理论与审美文化、民族文学关系、民族文化传播等4个校级科研团队,有女书文化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古汉语研究所、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7人,其中有教授26人(包括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10人、四级教授12人),二级教授和三级教授数量为全校各学院之首。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首席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8人,博士后出站人员8人。另外,有15位教师曾赴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从事过访问学者以及汉语推广工作。2008年以来,本院教师共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4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29项。在CSSCI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包括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哲学研究》《文学遗产》《民族研究》《文艺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多人次获得国家社科成果奖、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和湖北省社科成果奖。

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有19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建有5个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实验室、虚拟演播实验室、报排编辑实验室和广告摄影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验条件。学院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合作建有25个学生实习基地。近些年来学院毕业生出国留学、攻读更高学位的比例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六年荣获中南民族大学“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众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媒体、广告公司的高层领导和中坚力量,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咨询电话:027-67842864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是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通过课内外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掌握新闻出版、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演说能力和熟练的文字表达能力,适宜在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新闻采编、网络编辑等文化宣传和文秘工作。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650人。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专业采取立足汉语、辅以英语的双语教学方式,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全面了解的对外汉语教学高级专门人才,适宜在国内外高等或中等学校、外事部门、新闻出版和文化单位、企事业网络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220人。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传播学类

(含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3个专业)

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能胜任新闻机构出版与宣传部门的编辑、记者、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450人。本科,学制四年,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

本专业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市场调查、策划、设计、制作和媒介发布等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战能力的广告专门人才。适宜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会展策划公司、新闻媒介、大型企业、政府宣传部门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430人。本科,学制四年,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文化传播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190人。本科,学制四年,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93年创办的美术系。学院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和建筑学(2016年暂不招生)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绘画专业分国画和油画2个培养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分环境设计和公共艺术2个培养方向。学院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设计艺术学2个硕士点、1个美术教育专业硕士点,以及1个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目前,全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400余人。

学院有专职教师6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这是一支以知名专家为主导,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实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在全国和省级专业展览中获奖46项,发表专业论文196篇(含作品发表),专著9部。在2014年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上,我院获得2项铜奖。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设备精良的美术实验教学大楼,以及大型规范的现代美术展览馆。其中有湖北省级民族美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美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美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条件优越。近年来,我院大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多家专业实习基地,并在中西部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浓郁地区建立多家写生基地,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科研、交流和实习实践的条件和环境。

近三年来,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10余人次,国家级奖项22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4项和银奖4项。201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和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中,我院大学生获得46个奖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优秀奖11项。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获奖等次和数量的综合成绩在进京领奖高校单位中成绩优异——排名位居第六名。近三年我院各专业就业率达均达到95%以上。

咨询电话:027-67842097

专业介绍

动画专业

主干课程:动画原理、动画视听语言、三维角色动画、光影渲染、三维动画制作、材料动画、后期合成、场景设计、交互动画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影视动画制作机构及相关行业动画片编导、设计、制作、教育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绘画专业

①国画方向

主干课程:素描人体、水墨人物、书法、山水、花鸟和工笔人物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修养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美术教育、美术管理工作和从事美术创作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②油画方向

主干课程:素描人体、综合媒材、油画基础、油画人物、油画人体和专业创作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美术教育、美术管理工作和从事美术创作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主干课程: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品牌形象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和教学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

①环境设计方向

主干课程:制图与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展示空间设计、居住景观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和公共景观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从事环境设计和教学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②公共艺术方向

主干课程:综合材料基础工艺、金属工艺、壁画、雕塑、陶艺、漆艺、纤维艺术、公共空间艺术和材料创作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能从事创作、设计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主干课程: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民族服饰与创新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艺术造诣和较宽知识面的高级应用型服饰艺术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本科,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学院,现有民族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民族学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同时拥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和9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散杂居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均设在学院,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5人。43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37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8人);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9人,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本科生87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66名。

学院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等学科均属湖北省重点学科。同时,民族学还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学校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南方民族史”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孟凡云教授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入选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在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社会学、社会工作等相关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共承担127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80余部,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60多项。

学院创建了“心灵绿汀”青年文明岗,在湖北高校中首推“学长计划”,志愿者在新生入校后便利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帮助,使其感受到来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学院创建的“民族文化节”,是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院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勤奋求实,奋进创新,历届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表现优秀,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咨询电话:027-67843791

专业介绍

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民族学导论、民族史、民族志、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培养具备具有良好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运用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探析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知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现状,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能够成为从事党政、教育、科研部门和出版、文化、旅游等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级人才。本专业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学生免收学费并享受专业奖学金。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类

(含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专业)

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分层理论、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民族社会学等课程,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按社会学类招生,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课程,如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理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福利思想等核心课程;社会学专业的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等核心课程;统计学课程主要有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运用等核心课程,加上一些领域社会工作(如企业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共同构成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实务经验,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公益团体等机构以及社会工作专门机构中从事实务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按社会学类招生,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历史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史学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中国史学、西方史学史、考古学等课程。培养具备广博历史知识和初步史学研究能力,能在教学、科研、出版、文化、旅游等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实务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物保护基础、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展示策划与设计、文物材料与保护、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物鉴定、中国物质文明史、科技考古导论等课程。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开设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和朝鲜语五个本科专业,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国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点,同时设有英语/商英专业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斯分校合办)、英语教育硕士(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普莱特维尔校区合办),翻译硕士专业(MTI)硕士点,是武汉地区最早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之一。英语语言文学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综合英语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49名,硕士生导师1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获得者92人,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4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7名。现有在校本科生1065名,硕士研究生109名。

学院已形成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四个稳定清晰的研究方向,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和文化与翻译3个研究所,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50多个,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0多部,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发表论文400多篇。

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英语专四和专八通过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9%、28.3%,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学院拥有省级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该中心软硬件设施完备,15间数字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可同时容纳850名学生上课和自主学习。外语学院在学生中设有中英文辩论队、记者团、文工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独具特色的外语文化艺术节、团学活动月、青协活动月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每年有一百多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在90%以上。

咨询电话:027-67842907

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双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实力,能够熟练地解决教学、翻译、编辑、文秘、管理、导游等实际问题,胜任文化教育、政府机关、外事外贸、新闻出版、跨国公司等部门的工作需要。开设的课程:综合英语、听力技能训练、阅读技能训练、写作技能训练、英语视听说、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英语口译、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高级英语、普通语言学、英美概况、西方文化概论等。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日语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日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进行日语教学、翻译、编辑等工作以及与日语相关的文秘、管理、导游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泛读、日文报刊选读、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汉互译、日本概况、高级听说、日语测试指导、日语实用写作等。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日语零起点)。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朝鲜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实际交际能力,以及良好道德文化修养,熟悉朝鲜、韩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能在外事、经贸、文教、科研、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朝鲜语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朝鲜语零起点)。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商务英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类工作岗位,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开设的课程: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经济学原理(英文)、管理学原理(英文)、国际商务导论(英文)、人力资源管理(英文)、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商务谈判(英文)、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国际市场营销(英文)、国际商务文化、涉外礼仪、电子商务(英文)等。本科,学制四年,文理科兼收。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翻译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涉外交际等工作,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开设的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英汉比较与翻译、商务翻译、文学翻译、应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限英语语种考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六个本科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点一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下设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还有区域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经济学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2013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保险学2015年获批省级校外实习基地。学院建有中科院国家民委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国家民委系统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与省扶贫办共建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学院有设备先进和经济数据库完备的省级经管综合实验室、大金融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室,设有经济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本科生3000余人,研究生160余人,教职工103人。教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4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湖北省管专家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4人,在读博士12人。学院还聘请了特聘教授2人、客座教授6人,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讲学,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

学院一贯注重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加快发展为目的,文理结合、理工渗透,经济依托,多学科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5年来,学院承担了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90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现已在民族地区和全国同类学院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学院大力发展特色教学,现在经济学专业、金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下各设1个试验班。推进双语教学,部分课程实行英语授课。在历届本科毕业生中,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在91%和43%以上;各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咨询电话:027-67842744

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方向侧重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分析工具领域。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和贸易经济实务的系统学习,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并且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主要课程包括理论经济学系列、应用经济学系列、经济思想史系列、经济分析工具系列等课程。毕业学生将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也能从事实际的市场策划与贸易营销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划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经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营销学等。毕业学生能够胜任政府、企业对外贸易的经济分析和项目策划工作,也可以从事企业进出口贸易以及相关的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主要课程包括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业务、国际贸易学、证券投资分析、公司财务分析、国际结算、金融英语等。毕业学生能够胜任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的管理、经济分析和其它实际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保险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保险基本理论的高级人才,使学生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金融保险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主要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保险学原理、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法、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学等。毕业学生能够在保险公司、企业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和保险工作,胜任国内、国际风险与保险经营管理工作及保险教学科研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工程专业

本专业方向侧重于金融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的交叉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并有较高的数学推导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软件工程方法等。要求学生能熟练处理金融信息,了解现代金融发展趋势,掌握金融创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毕业后既能在政府金融部门从事调研、策划和管理工作,又能在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从事金融工程等相关工作,包括风险管理、组合投资、项目评估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经济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经济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并具备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软件应用、抽样技术与应用、经济预测与决策等。毕业后能胜任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咨询业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数量建模与预测等方面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设有工商管理(MBA)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近2400人,研究生200余人。

学院建有企业管理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管理信息工程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市场研究中心、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省级重点)、低碳发展与企业清洁生产软科学研究基地(省级)、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MBA教育中心、“楚天学者岗位”等11个研究与教学机构;拥有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工商管理、会计学2个校级品牌专业,开设有注册会计师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3人,硕士生导师35人;学院教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国家机关先进会计工作者”、“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洪山地区优秀青年”、“感动民大”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以来,学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50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高水平学术专著18部。其中,国家社科项目立项13项,国家自科项目立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8项,湖北省社科立项1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立项14项。学院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总计19项,主要包括“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优秀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学院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高等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定期互相邀请专家、教授、学者进行讲学与访问。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学院正筹建就业、创业研究所,开设了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除建有经济管理省级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外,还建有中南民大国际旅行社、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25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同时,学院依托相关专业,以各种社团、协会为组织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案例分析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区赛等重要赛事中屡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学院重视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每学年有多名学生参与海外游学计划,或作为交换生前往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高校交流学习。学院毕业生专业功底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2014年就业率达96%以上,获学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咨询电话:027-67843646

专业介绍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企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西方经济学、税务会计、税法、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课程,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的会计实务工作,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按会计学专业招生,开设有会计学实验班(注册会计师卓越人才),文理兼招(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原理(英文版)、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经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中国税制、金融学、高级财务会计、网络财务、资产评估学、证券投资学、税收筹划等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工商、金融与证券机构以及会计事务所、事业单位和政府等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业是国家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迫切需求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大中型旅游企业集团及旅游院校从事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饭店管理原理、饭店管理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公关礼仪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系统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面向对象程序语言(Java)、Web应用开发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会计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管理统计学、管理运筹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ERP、MIS、企业流程沙盘模拟、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综合实验课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训练、专业综合训练等实习实训,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本科,学制四年,招收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及人才质量工程建设,严格遵循《教育部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结合专业师资优势,围绕电子商务运营与战略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商务大数据智能开发与应用、移动商务理论与技术、网络与跨文化营销、网络消费者行为与企业伦理、互联网商务创新等特色领域开设系列核心课程。本专业强调管理、经济和信息等多学科融合,注重培育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商业理念,积极促进国际化发展。本专业培养具备构建创新型电子商务运营方案的知识与技能型人才,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新兴互联网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管理及创业。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运作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投资项目管理、资本运营、电子商务、经济法等理论课程及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综合实验、企业管理综合实验、ERP综合实验、计算机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综合实验等独立实验课程,培养具备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预测与分析、市场调查、营销工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培养具备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适应当今大数据营销新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及网络营销、营销数据分析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工资设计与薪酬管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劳动人事法规、人事管理经济分析、工作分析与设计、业绩考核与管理等课程。培养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外语,在行为科学、经济、法律、数量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企事业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实务、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招收文科/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以运筹经世治国思想为发展目标,以培养未来优秀的公共管理者为宗旨。学院涵盖管理学学科门类,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三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行政管理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90余人,本科生900余人。

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以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13人。学院还聘请了来自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共 7 名为客座教授,并经常邀请校内外领导和专家为学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学院在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民政部和国家民委项目2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多项,先后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

公共管理学院拥有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拥有一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学院还下设有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民族地区人地关系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研究所、足球游戏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和民族区域的特色生源,以夯实基础为首任,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专业素养的锤炼和实践能力培育相结合开展特色学生活动。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南风窗-调研中国、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二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圆梦中国”暑期实践及专项活动、全国城市宗教民族事务治理的百城社区调研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学生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30余篇。

咨询电话:027-67842677

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属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专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从事现代行政管理所必备的外语、写作、电脑操作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一定的从事实际行政领导、决策、人事管理和公文处理能力的专门人才。主要开设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地方政府、公共经济学、中外公务员制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就业领域: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管理实务或科研教学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按公共管理类招生,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品牌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和创新创业实践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适应公共事业管理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具有在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等公共事业部门工作应具备的战略与规划、组织与协调、数据收集与处理、统计与分析、文书处理与公务礼仪等方面的技能,以适应我国公共事业部门在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适应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的需要。主要开设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城市管理、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专业要求系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以及金融、保险、精算、统计、计算机等相关技能。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管理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风险管理、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民委系统唯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地科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方面知识,既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文字处理与行政文秘等基本技能,又具有土地测绘与规划、土地整治与利用、不动产估价与土地信息管理等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胜任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资源环境领域的土地管理、土地规划、土地测绘、土地利用工程设计、房地产估价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土地法学、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利用工程学和不动产估价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办学类型丰富、师资力量及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目前,学院所属学科涉及教育学、理学、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拥有民族教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教育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学科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教育硕士(Ed.M)一级学位授权点(招生领域包括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等),开设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3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约500人。

学院下设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系,现有专兼职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部级专家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 人,占教师总数84.8%。 近五年来,全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教育部、国家民委和湖北省等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全院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先后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

学院教育学学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013年),也是湖北省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14年)。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全国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0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等多个学术平台。学院还设有民族地区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所、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学院坚持以学术为基础、以服务求发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少数民族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引领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民族教育决策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027-67843215

专业介绍

教育学专业

本专业按照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等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工作实际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培训人员。本专业主要开设教育学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中外教育史、心理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教育统计学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应用心理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致力于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各种实际领域。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心理学学科思维和科学实验与测量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心理学理论素养、能在高等院校、中小学从事心理学教学的师资和科研人员,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在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服务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开设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系统学习教育技术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新技术教育应用与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教育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主要开设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应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教育技术系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次负责学校和院里的摄影、视频宣传活动;归属感强,精神面貌佳,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团结奋进,薪火相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学院现有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320人。学院拥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民族地区政策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研究基地”、“湖北省委讲师团中南民族大学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等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和理论宣传研究基地,以及中国共产党与民族问题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民族地区发展调研中心等校院级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职工55人,校内兼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讲师11人,获得博士学位34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31人,校教学名师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3人、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2人。学院聘请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985”、“211”院校10名专家作为特聘和兼职教授。

近几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各类科研课题16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5项、地市级课题9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3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18项,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60多人次,体现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湖北恩施、洪湖、红安、阳新等地设立了学生实践教学基地9个。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获国家级、校级创新研究项目近50余项。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就业率位列学校前列。学院先后获得“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称号。2012年在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获得并列第11名的好成绩。2013年在全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优秀”等级。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先后两次大版面地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发展。

咨询电话:027-67842214

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基础、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法学概论、企业文化概论、普通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民俗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软件应用、领导科学、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教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心理咨询与辅导等课程。本专业培养具备多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现代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既能够胜任学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又能够在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理论宣传、文秘、人事和其它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法学学位。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新型学院。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6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拥有国家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实验班)、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网络工程专业)等教改项目和湖北省精品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湖北省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在校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扎实的科研基础。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1人,硕士指导教师25人,博士38(含博士后5人),在读博士20人,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学术氛围好,团结和谐、求实创新的师资队伍。近3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68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10余篇次。

学院现有办公、实验、科研用房16000平方米,各类专业实验室、研究室21个。目前拥有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制造企业智能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近3年来,学院学生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及科技作品大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竞赛中均取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奖项。2014年学院New-Thread团队更是在第19届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勇夺仿真5 VS 5 项目季军,首次在国际级竞赛项目上取得突破,该团队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或合作办学协议,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斯校区联合培养3+2软件工程硕士,并与加拿大泽威尔大学、韩国全北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学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固定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3年学院赴美、英留学生35人,赴韩国、俄罗斯、台湾交换学生10人。这些渠道拓宽了学生深造的途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教学知识,也不断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声誉。

咨询电话:027-67842726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主要开设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软件工程与系统分析等课程。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合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是研究大规模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本专业主要开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原理、软件过程管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等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技术的软件人才。毕业生适合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等部门从事高层次软件研发、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应用服务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网络工程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的前沿技术。本专业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协议分析与编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应用、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课程,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工程设计规划、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或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已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计划旨在培养网络技术产业化人才,产业班将在第四学期从普通班中分流出来,单独实施产业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环节,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参加科技竞赛、创新项目等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机器人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算法研究及应用等领域进行深造,也可以从事该领域的研发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类

(含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个专业)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是以实现电气控制自动化,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为特色的宽领域专业,旨在培养能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软硬件、控制理论与应用及管理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集成、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研究与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系统讲授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开展电工电子、自动化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可在科技公司、科研院所、高中等院校、管理部门、厂矿企业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按自动化类招生,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本专业以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检测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为基础,培养从事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及相关领域各类信号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中、高级人才。本专业系统地讲授电工学、电子学、轨道信号、控制理论和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地开展电工电子、自动化装置、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方面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可在地铁、城铁、国铁、高铁和企业铁路等相关单位从事轨道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运输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管理、应用研究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按自动化类招生,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是学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国务院批准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文件)。

实验班依托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拉克罗斯校区优质教育资源,以软件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通过国际合作方式,五年完成本科至硕士阶段培养工作。本实验班主要开设和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软件体系结构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的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知识,着重开展以项目设计和软件开发为驱动的实践训练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基础性、扩展性和前瞻性,培养具备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具有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

实验班学生从中南民族大学2016级具有理科背景的本科新生中选拔具有较好数学和英语基础,有强烈从事软件工程学习和研究兴趣,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强,且家庭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年度招生规模为40人,单独设班开课,单独管理。跨专业学生转专业事宜由学校统一协调安排。

实验班毕业生可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也可在科研、教育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大中型复杂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高层次研发工作。国内本科阶段,三年完成本科学业,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要求,授予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工学学士学位;若同时达到美方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GPA3.0和雅思6.0),经美方同意,后两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拉克罗斯校区完成硕士阶段学习,修满美方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符合美方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由美方授予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拉克罗斯校区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拥有数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具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1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创新、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2%。教师整体科研能力较强,近年来,成功申请了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民委自然科学基金。获得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EI收录200余篇。

学院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模式培养学生,培养具有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数学人才。学院严格教学管理、教风学风优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有1个校企合作校内实习基地。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多年来,在学生科研创新创业创意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3项,湖北省特等奖1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湖北省一、二、三等奖1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10项,湖北省一、二、三等奖40余项;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湖北省一、二、三等奖20余项。近年来,有部分学生相继考取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多位研究生考上博士,研究生就业率100%。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多人进入腾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华大基因、中地数码等单位就业。

学院与英国、挪威、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咨询电话:027-67841750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数学软件、高级语言、微分方程等主要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考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交叉的一个理科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后备研究人才、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建模、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论与编码、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等主要课程。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信息产业及管理部门从事科研、管理、教学、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软件开发和应用维护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应用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统计学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统计学导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精算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金融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利息理论、程序设计语言、统计计算与统计软件包、市场调查、试验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毕业生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等离子体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学院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水平高、素质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7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66人;教师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建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科研创新4个大型综合实验室,下设28个分室,实验室全天开放。实验室总面积5000平方米,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建有4个稳定的、可容纳百人以上的大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抓手,建有智能无线通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发中心、6个研究型专业实验室;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既注重解决学科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又积极投身社会经济主战场,注重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近3年承担了19项国家级,20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和30余项横向应用项目,在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图像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空间电离层体探测与仪器研发、等离子体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学院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近年来先后建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等。学院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风和学风优良。学院全力支持并大规模地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中战果辉煌,近5年获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奖项130余项。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我院毕业生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多年就业率位居全校第一。

咨询电话:027-67842854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工科类专业,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在信息化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重视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子与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工科类专业,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在信息化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重视通信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子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与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涉及多个学科。本专业主要学习光学、光电子学、激光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并接受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激光技术、光电检测、光电显示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约800人。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授予权,现有在校硕士生92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该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职教师34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占教师队伍人数的88%;楚天学子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

学院建有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仪器、医学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基础、大学生科研创新等5个综合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5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1000万元。实验室实行预约全天候开放制度。学院与国内知名企业和医院建立了3个联合实验室,以及6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在企业的支持下,设置有“蓝网”奖助学金。

学院建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医学信息分析与肿瘤诊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认知科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有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膜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视觉神经计算与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等4个研究方向。学院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医学与工程相结合,注重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解决学科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研究项目20余项,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仪器、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器、认知计算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学院秉承“以学生为本,厚基础,重素质求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素质的培养,精心塑造能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解决人类健康领域中关键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先后建有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院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咨询电话:027-67841231

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本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医学、生物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信号、以及医疗仪器设计原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基本训练,培养能从事医学仪器研究、开发、管理、临床应用、以及其它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以信息科学和现代医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等在现代医学、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与融合。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电子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医疗卫生系统中应用的基本训练,培养能在医学信息工程领域、医学信息处理、医学信息系统及其它软件工程产业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现有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暨湖北省品牌专业;材料化学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并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在校硕士及博士生180余人。

现有教职员工91人,其中专职教师71人,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讲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6人,占教师比例93%;校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 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楚天学子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人。

学院化学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及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2015年该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院拥有13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建有催化材料科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市能源催化材料工程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研发推广中心、“2011计划”湖北省催化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固定资产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我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5年承担各类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横向项目100余项。

学院学习风气浓厚,学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生各级各类趣味比赛、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体比赛及科技创新活动等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近5年来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80%以上;获省、部级竞赛奖励40余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国家银奖1项、国家铜奖3项;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30%以上,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分配到各单位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和部门的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岗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咨询电话:027-67840955

专业介绍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应用化学知识、熟练的现代化学实验技能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掌握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技能及能源、材料、化工、医药、环境等相关科学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工程制图等学科基础课程及绿色化学、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新能源材料、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精细化工、工业分析、应用电化学等特色课程。本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化工生产、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和纳米材料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规律,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材料加工的基本技能、研究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本专业除开设化学方面基础课程外,主要开设材料化学、材料合成方法、材料分析测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纳米材料、催化材料等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能在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复合材料、特种涂料和绝缘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和实用的化工过程设计与控制技能,具备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开发和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技管理人才。主要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工业催化、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制图、化工机械基础、化工设计、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及分析、测试及检验等方面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学科,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广泛运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的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将掌握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论、改性、工艺、装备、制品及模具设计,聚合物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技能。除开设化学基础课程外,主要开设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塑料模具设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原理等专业课程。学生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以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制造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大楼,拥有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医学生物研究所、湖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个 省级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生物学、生物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全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占95%,留学回国人员29人,占50%,从德国、芬兰引进外国高端人才计划2人。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湖北省杰青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人,楚天学子2人,湖北省部属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梯队成员1人。学院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130余人。

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参加的“863”、“973”、国家重大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共140余项;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韩国、日本及芬兰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合作关系。

学生在校培养期间,专业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生活充实、丰富多彩。就业前景广阔,可以适应生物、医药及质检等相关行业的工作,考研录取率高,大部分进入985、211高校继续深造。

咨询电话:027-67842689

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生物技术基本实验技能扎实、熟悉本学科现状、前沿及其应用、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的专门生物科技人才。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院所、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农业及质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主干课程有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与遗传工程等。本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生物分子育种)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生物工程基本实验技能基础扎实、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获得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院所、公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环保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工作。主干课程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本专业是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品牌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营养学、卫生学及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安全评价和科学研究,并熟悉国际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以及标准与法规工作的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专门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质量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等。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生物制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了解相关交叉学科、具备一定人文社会学科素养的生物制药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院所、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产业、医药与卫生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主干课程有: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药物化学、毒理学、生物药剂学、免疫学、波谱分析、工程制图、微生物药物学、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化工原理等。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药学院

药学院成立于2008年。现有药学、药物制剂、化学生物学及药物分析4个本科专业,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2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专业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一层次)入选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湖北省高端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人,“楚天学子”2人。

现设有药学系、化学生物学系、药剂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理学研究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省民族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约10000㎡,仪器设备总价值达3000万元。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完成了药物研究与开发项目50余项,共发表了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15部,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学院以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既掌握本专业要求的现代医药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民族医药特长、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高级人才。

学院努力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力争将药学院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新药研发基地。

咨询电话:027-67841196

专业介绍

药学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开设一些现代药物和民族医药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能够从事化学药物、中药、民族药物和生物药物分析、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生产与管理、药品营销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药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医院、药检所、药政管理、医药情报等单位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管理、营销。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药物制剂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工、制药工程、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等专业知识。培养从事药物剂型设计、制药工程、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和质量分析、药物检测等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商业企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检所等单位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制备、生产、质量监控。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生物学专业

本专业是由化学、生物、医药全面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除了开设化学方面基础课之外,还开设化学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分子设计与药物合成等专业课程。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具备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医药高科技产业培养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以报考化学、生物、药学等方向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也可以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药物分析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地掌握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化学药物及制剂、中药民族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检验、药品质量监控工作,毕业生可到制药企业、药品进出口公司、药品检验部门、医药贸易公司、医院药房等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从事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等技术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设有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1个本科专业;并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现有在校本科生315人、研究生10人。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讲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完备。现有3个体育科学实验室、2个400米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1座综合性体育馆(内设1500个座位,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形体舞蹈房、健身房、跆拳道房、乒乓球室等)、1座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恒温游泳馆、30片篮球场、6片排球场、8片网球场等。

近年来,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群体竞赛”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湖北省地厅级科研项目7项,中央专项基金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拥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武术、毽球、足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在湖北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咨询电话:027-67842086

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大众体育健身和体育休闲娱乐的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以及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羽毛球、健身与健美操、网球、游泳等。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10年4月,学院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方向)硕士点及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设有声乐、钢琴和民族器乐三个专业方向。学院致力于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

师资雄厚 设施齐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编创、表演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著名艺术院校的学习、研修经历。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同时,学院还长期聘任国内外音乐舞蹈教育家、表演家为特聘、兼职、客座教授,包括马盛德、潘志涛、慈仁桑姆、旦周多杰、俞子正、曲比阿乌、蓝剑等。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现设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土家族音乐舞蹈”研究中心、舞蹈专业教室、理论教室、计算机音乐实验室、教授工作室、艺术观摩室、服装道具室、成果展览室、器乐合奏室、数码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厅、排练厅、琴房、艺术实践大礼堂等设施,完全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在建的25258平米的音乐舞蹈实验教学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201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音乐舞蹈教学实践基地之一。

质量立院 打造品牌 学院明确了“以德立院、以艺育人、德艺双修”的院训,把教学质量视为立院之本。学院实行声乐、钢琴、器乐等专业主课师生双选的“1对1”教学模式,制定了专业技能课期末考试考教分离制度,坚持舞蹈专业早功训练,打造了一批如班级学期音乐会,新生专业汇报演出,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元旦文艺晚会,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展演音乐会,少数民族地区田野调查等的艺术实践品牌活动,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音乐舞蹈造诣和学术理论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交流合作 成果显著 学院于2013年4月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委派赴美国四大州的七所孔子学院进行文艺巡演。2014年9月赴法国、英国、西班牙等三个国家的七所孔子学院进行了12场巡回演出。同年12月,学院赴台湾艺术大学进行文艺交流演出。2015年9月赴巴基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5所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交流。2015年10月舞蹈系受邀参加福州举行的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闭幕式文艺演出,80名师生在演出中完美绽放,获一致好评。同年11月赴广东省参加国际瑶族“盘王节”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学院与中央民族歌舞团、湖北省民族歌舞团等多家知名演艺团体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台湾艺术大学及多所艺术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学院每年定期输送优秀学生赴台湾艺术大学交换学习,自2014年,先后有6名学生已成功赴台艺大交换学习。同时,学院还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音乐、舞蹈艺术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及专业教学。

教研结合 硕果累累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学院师生还在“桃李杯”、中国舞蹈“荷花奖”、湖北省音乐“金钟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大型专业赛事中荣获各类荣誉及奖项。2015年音乐舞蹈学院更是成绩斐然,舞蹈系首次参加湖北省第四届金凤杯职业舞蹈大赛,荣获编创一等奖、编创二等奖以及三个优秀奖,音乐系学生刘佳音获第三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得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音乐系学生张笛在第六届湖北省音乐金编钟奖比赛中获声乐类民族唱法铜奖,音乐系刘冰老师获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弹拨组金奖。学院师生在省部级各类比赛中还取得了多项奖励。

咨询电话:027—67843566

专业介绍

音乐学专业

(声乐、钢琴、古筝、二胡、琵琶、竹笛5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高等艺术院校、普通类中小学、艺术表演院团、企事业单位、文化机关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社会音乐活动、文化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技能和音乐基本理论,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基础、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合唱与指挥、合奏、声乐、钢琴、古筝、二胡、琵琶、竹笛、民族乐器选修等。

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艺术表演院团、企事业单位、高等艺术院校、普通类中小学、文化机关从事舞蹈表演、文艺指导、舞蹈编创、舞蹈教学的专门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民族舞蹈风格与专业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实践应用和艺术创新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民俗学、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法(基本功、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编导基础、音乐基础理论、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及现代舞课等。

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高等艺术院校、普通类中小学、艺术表演院团、企事业单位、文化机关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编创、舞蹈表演、文艺指导的专门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民族舞蹈风格与专业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具备良好的舞蹈教学、舞蹈编创、舞台表演和艺术创新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主干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现代舞课、舞蹈编创及实践(包含动机与发展、画面与调度、舞剧结构)、观众心理学等课程。

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资源环境科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6人;包括国家重金属污染控制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环境化学学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自2011年以来,资源环境相关专业的教师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47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项目12项,到账经费2617.5万元,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3项。学科平台——湖北省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在2014年被湖北省科技厅验收考评为优秀。中南民族大学的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湖北省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工业废水处理和环境催化的研究颇具特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学院有7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可为本科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拥有十余个实习实训基地,与长江三峡大坝培训部、武汉市水务集团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内部分市县环保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实践合作关系,有利于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就业。学院学风浓厚,学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生各级各类趣味比赛、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体比赛及科技创新活动等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和部门的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岗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加州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本筑波大学、韩国全北大学和忠南大学、马来西亚彭亨大学等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已到上述国家出国留学深造。

咨询电话:027-67841369

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研究“人类—环境”系统基本运动规律及其调控的学科。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开设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注重污染物监测和分析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企业与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环保产品开发、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保护和管理规划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是一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工程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体、大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设计、施工、管理、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开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测量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环境规范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到环保工程公司、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工矿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从事科研、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水文统计与预报、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以及水利、地质和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勘测、设计、规划、管理、预测预报、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城镇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水利工程概论、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水信息采集与处理、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利用、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环境保护、测量学、气象与气候学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水利、水务、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就业。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再生资源、低碳经济、资源利用技术与工程、资源管理与保护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培养从事与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规划与评价、资源政策制定、资源与环境教育等领域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包括资源环境科学导论、水文与水资源学、气候与气候资源学、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地图地貌与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生态工程、废弃资源再生利用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预科教育学院

预科教育学院是承担本校及委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育的独立教学单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本科学习的预备阶段。学院于一九五一年学校建校时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曾为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博士6人。已建立语文、数理、英语和政治等四个教研室,教学设施完备。开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语文、高等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物理、化学等必修课及哲学、数学文化、数学史、解析几何、化学与生活、史记与文学、书法等选修课。

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现有在校生(含本校及委培高校预科生)近50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制一年,按照文科和理科编班开展教学。经过一年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升入本科学习。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称号。

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重视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完善预科教育教学,形成了适应时代需求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教学科研项目,每年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院教师获得过全国性教学观摩课评比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学院教职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各少数民族学生勤学向上、团结友爱,共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大家庭。

预科教育学院招生咨询处设在学院办公室

咨询电话:027-67842084。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2024年湖北省高考招生录取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