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因在武侯祠博物馆内岳飞书写的《前出师表》摹本石刻上刻字,一个名叫“路培国”的游客成了网络“红人”,尽管相关部门对石刻做了技术性修复,但这个名字如同石刻留下的斑驳一样,引发网友的一致声讨。根据成都当地文化名人李伯清的举报,三年前,路培国这个名字就曾被刻在杨升庵的《临江仙》上。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名胜古迹代表了当地一段时期的风俗文化,它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是难以修复的。一些游人在旅游景点随意乱坐、攀爬、留影、乱刻乱画,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遗产保护和景观风貌,不仅有损游客自身形象,给景区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成为旅游的不和谐音符。之所以名胜古迹被刻上汉字,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该事件暴露出当事人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暴露出我国部分国民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如同几年前“某某某到此一游”不被人们所在意一样,一些人对于自身文明素养的“劣迹”,在认知程度上缺乏严格的自我约束。
第二,当事人在文物上刻字的同时,也反映出国内导游等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劝阻,相关的文物部门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没有做好保护文物的相关宣传和管理工作。
第三,在两年前出台的我国首部旅游法中,诸如劣迹斑斑、臭名昭著的“到此一游”现象,并没有在这部旅游法中有所体现,游客出现不文明行为时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致使许多人对自己不文明的言行举止满不在乎。
所以,“路培国”事件是一面镜子,作为每一位中国人,此类事件的发生,应该引发我们的深刻反思:
首先,大家外出旅游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等,做一个新时代的“文明”人。
其次,作为文物监管和管理部门,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应该把文物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增强游客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加大管理力度,比如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设置一些警示性的标语,做好监管以及事前的预防工作,发现游客不文明行为立即予以制止,而不是一味的事后补救。
最后,对不文明旅游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于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行为人,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甚至罚款。按照新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