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事业单位足球游戏信息咨询QQ及各地区考友QQ交流群
一、学校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1100亩。
学校现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哲学系、思政教研部、政法系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与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等院系部。61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20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90多名。同时,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200多名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先后有40多名教授参与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设有哲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横渠书院及高教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4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文艺学、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等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十一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31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厅级383项,出版专著、译著97部,主编教材51部,发表论文7249篇,其中699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3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119项。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多媒体教室127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4千多万元。教学实践基地169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的“太白县太白中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书馆藏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齐全。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弘扬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和“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8万多名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连续8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的宝文理大学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分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文学概论》、《中国地理》、《中国现代文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改革,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化学核心课程”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0年2月,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5月,学校与宝鸡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筹建宝鸡大学签字仪式,全面启动了宝鸡大学筹建工作。2013年5月,学校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 授权单位”,谱写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二五”时期,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文化铸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兼顾高职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地方”六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社会满意、省内外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宝鸡大学。
2013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计划招收本科生4665名,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校!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