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培养能源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6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30余人;另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特聘教授、研究员数十人。主要涉及采矿、地质、测绘、化工、机械、电气、安全、环境等多个工科领域,有6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3个自治区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煤炭煤电煤化工公共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教学示范实验中心1个,并与自治区16家科研院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13年12月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的推进博士后产学研结合工作现场会上,新疆工程学院新疆非常规能源开发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新疆自治区首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建立自治区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区级博士后工作平台,是集聚高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一、招生
遵照国家、自治区人事部门关于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
二、形式
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疆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共同招生
三、方向
(一)非常规能源
1、新疆塔里木盆地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
2、新疆天山北麓低煤阶煤层气相对高富集区评价选区与开采工艺研究;
3、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油页岩成矿特征、含油率及与煤共生规律分析研究。
4、新疆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二)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防治
1、多类型多层次工程地质因素相互作用复杂性问题研究;
2、采动作用下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研究
3、工程地质分析方法研究
(三)煤矿开采技术
1、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研究;
2、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研究;
3、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
4、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5、急倾斜、放顶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四、博士生导师介绍
1、吾满江·艾力
新疆工程学院院长、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化学,研究方向:精细化工方向。
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研制工作”、国家攀登(B)计划强化采油技术中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界面传质的探索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系列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中间试验项目”、中科院高技术项目“沙枣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降解粘胶长丝纤维(CC)产业化技术开发”等。现在正在主持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酯类润滑油工艺技术开发”(2000万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30余项获得授权,已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70余名。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青年科技奖、科学院王宽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等。
2、袁亮(特聘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业:采矿工程,研究方向 :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07年以来,袁亮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中,排名第一3项,排名第三2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6项(均排名第一),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收录9篇),出版专著3部。
3、刘池阳(特聘教授)
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方向:沉积盆地内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内在联系、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动力学环境
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遴选为首批陕西省“科技新星”;1996年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遴选为首批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4年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遴选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7年评选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05年评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西北大学“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创新团队带头人。2006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009年授予第二届“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11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首席科学家。
4、琚宜文(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非常规天然气研究学术带头人。
专业:煤矿地质,研究方向:构造变形区深部煤层气开发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性科技专项课题、北京市重大专项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项目等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2012年以深部煤矿瓦斯灾害与煤层气开发为主题的第443次香山科学会议申请人、执行主席之一,2013年国际AAPG学术年会中国页岩气分会主席/主持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Energy and Fuels Division 会员;Journal of Geological Research客座编辑、煤炭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Coal Science Engineering (China)副主编、《中国煤层气》编委以及《科学中国人》常务理事等。
5、张金川(特聘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博导,天然气工业杂志第六届编委。
专业:地质工程,研究方向: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富集机理及地质评价
现为北京市地质资源勘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海相储层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实验中心主任,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工业等期刊编委,中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非常规天然气学组成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委员会委员。从事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及评价研究十余年,近5年来连续获得北京市政府、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奖励5次,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奖励1次,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0篇,SCI、EI、ISTP检索20余篇,其中页岩气论文仅在天然气工业杂志,2007-2009期间被引62次(不完全统计),为该杂志最高纪录,出版专著3部。
6、尚彦军(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专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方向:岩体结构力学
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放废弃物地质处置分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实例分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西安科技大学兼职导师、中南大学兼职导师。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20多项横向课题;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与总参四所的军队科研合作项目等13项。已发表论著160篇。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7)、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总参兵种部优秀计算机软件一等奖(2001)、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00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奖“金奖”(2004)、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青年科技奖”(2005)和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Richard-Wolters”奖(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等。
7、卢双舫(特聘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7名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专家之一。
专业:石油地质,研究方向:油气地球化学和油气地质学
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9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 7 项,省部级攻关项目和基金项目 18 项。代表性的成果有:塔里木盆地气源岩有效性及潜力评价、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未熟 - 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建立了从成烃机理出发评价其生成量及资源量的理论和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煤成油的形成条件和成烃机理,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另主持和参编专著 9 本(其中一本已被译为英文),教材 3 部。
五、招生
常年招收非常规能源地质、地质工程博士研究生
六、联系
张俊敏主任:0991-7977186
郭辉处长:0991-7977263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艾丁湖路1350号,邮编830023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