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前身是林学系,1958年贵州农学院林学系建系,20世纪90年代末院校调整,贵州农学院与贵州大学合并,归属贵州大学农学院,在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1998年新申办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获得批准建立,成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归属林学系,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新生,是目前为止贵州所有高校中唯一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门人才的专业。
2.专业发展
本专业教师在长期的科研究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研究特色,具有强大实力。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片区,面积最大、喀斯特发育最强烈、景观类型最多、环境最复杂、人地矛盾最尖锐,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缺土少水,是典型生态脆弱区。针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生物措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家“六五”、“七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乌江流域水源林水保林立地分类与评价”、“乌江水源林水保林布局结构研究”、“德江县合理农林牧结构和林种布局研究” 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八五”“九五”期间承担科技部攻关项目“贵州岩溶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贵州岩溶山地困难立地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技术”,建立了多个示范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十五” “十一五”期间,加强了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机理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973”计划项目“喀斯特水土流失与调控机制”的课题“喀斯特生物适应对策及物种优化配置”,以及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等以及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行业最高奖)二等奖1项。本学科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机理、原生群落结构功能特征、树种适应特征、方式、途径和生境特征,喀斯特困难立地因子、困难立地评价,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丰富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学的内容和理论,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并获广泛好评。
3.办学宗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致力于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立省战略以及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符合学校为地方服务的办学宗旨。本专业高度重视特色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随着国家建设对高级人才需求的增加,本专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学校办学中的新兴力量。
4.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服务领域较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通过认真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水力学、水文及水资源学、土壤侵蚀原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经过大量实践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的面向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预防、监督及国土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师资组成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共有专业教师11名。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4人,占36.4%,硕士4名,占36.3%,学士3名,占27.3%,学历比例博士:硕士:学士为4:4:3,其中现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占72.7%。从知识结构来看,队伍中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除5名教师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知识背景外,其余教师具有土壤学、林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背景;并且教师获得学位有从高等学校获取,也有从中科院研究所获取,多来自不同单位。从职称结构看,教授4人,占30.8%,副教授3人,占23.1%,讲师5人,占38.5%,助教1人,占7.7%。职称结构比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为4:3:5:1。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45岁的没有,年龄45~35的7人,占53.8%,≤35岁的6人,占46.2%,年富力强,主要教师均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和实践经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有极强的发展后劲。每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教风、师德,爱岗敬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极强的事业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6.教学成绩
本专业办学质量优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有3个班级获“优秀班集体”称号;自2004年至今,省优秀大学毕业生有5人,校三好学生30人,校优秀学生班干部11人,校“十佳”科技之星1人,校“十佳大学生”2人,校优秀大学毕业生3人;4人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其中1人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1人同时获得“健号”奖学金。2007年学校优秀毕业论文特等奖1人,二等奖1人。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水土保持部门和政府部门,水保专业已有4届162名毕业生,其中有13名考上硕士研究生。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