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一)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二)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和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三)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一)测验与目标教学目标,有教学内容的目标,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连个维度目标的交叉,也就是要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矩阵,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并编制与目标相对应的有效的测验。
(二)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作出**;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中挑选出正确的**。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地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四)评价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应把握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一、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7世纪初,在先进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中兴起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班级授课制迅速推广,到19世纪中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