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是2006年9月根据国家能源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由原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水泵与水泵站教研室组建而成的二级学院。座落于扬子津校区,所属学科专业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学院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设水利水电动力工程、热能工程、风力发电三个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电气工程、光伏太阳能技术二个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5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校特色专业。设有电机与电器、流体机械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5个二级硕士授权点、动力工程和农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种、流体动力与可再生能源工程1个二级博士授权点。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以上科研机构3个。学院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建有电气工程、供热供暖空调工程、流体机械、建筑电气、测控技术类实验室60多个,以及7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在籍全日制学生1297人,硕士研究生137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有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9人。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校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3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火炬”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30余项,每年到账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近20项。
学院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丹麦等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互派学者进行访问研究,同时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学院具有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坚持学术报告制度,加强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高层学术论坛,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学院还发挥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院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实施“特色+特长”和“专业+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强化外语、计算机和管理等能力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强精神。近几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江苏省举行的各类竞赛获各类奖项30余次,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年近20篇。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0%以上,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专 业 | 学制 | 培养目标 | 开设的主要课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光伏太阳能技术方向) | 四年 | 培养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或相关的应用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工程设计、信息处理、电器产品开发、电气系统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电气工程监理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运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数字信号及处理、自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光伏发电原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等。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培养具备工程测试技术和计算机在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技术行政部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现代测量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安装、调试、技术改造、运行管理、教学、以及在测量和控制领域内的相关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工程图学Ⅱ、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测控电路、光电检测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等。 |
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 四年 | 培养具备流体机械、动力工程、新能源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个相关部门,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如调水工程、水电工程、风力发电等)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流体机械、电工学、电机学、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监控系统及组态技术、水电站及水泵站、设备安装与检修、给排水工程、泵站辅助设备及自动化、新能源技术等。 |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环境工程方向) | 四年 | 培养具备热学、电学、化学、机械、自动控制、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传统能源及新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领域(如火电站运行与节能减排、生物质能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等),从事与热能工程及环境工程相关的工程设计、选型、安装、检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导论、机械设计基础、电厂化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与燃气轮机、测量技术与自动调节、热力发电厂、热能专业综合实验、供热工程、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热力环境控制、热工节能技术、金属工艺学、流体机械、电气设备、工程招投标与投标报价等。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原名称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 四年 | 该专业原名称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调、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建筑给水排水等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四年 | 培养系统掌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和建筑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技术管理等工作。能在建筑行业中的设计院、安装公司、自动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和装璜公司等从事电气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供配电工程、电力电子技术、建筑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建筑视听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