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有7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学院现有职工75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300余人。学院下属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园林5个系。近年来,学院以建设区域一流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为目标,加强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9年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教师中有博士19人,在读博士生5人,有10余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园林、环境科学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2007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示范专业,现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2011年被批准为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1992年被批准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人文地理学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此外,具有环境工程及地理教育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院现有本科生1176余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多人获全国“第四届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三等奖等全国性比赛奖项。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9人,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5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0余名。每年在校研究生独立承担学校或区县以上科研项目约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参加学术报告500余人次。部分毕业生考入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北大、北师大等国内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学院立足贵州喀斯特地区,长期致力于喀斯特地区地质地貌、土地、水文、生物、旅游等资源评价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评价与规划、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园林景观设计、地图测绘等方面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06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与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多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建有“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建)”、 “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共建)。
学院有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2个省级评估合格基础实验室;建有岩矿标本室、古生物标本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场所,拥有设备累计固定资产总值达3000多万元;并有多处省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学院资料室拥有专业中外文藏书数万册、中外专业文期刊上千种。
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学术交流频繁,活跃了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人员水平。
地理科学
(师范类、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有健康体魄的、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
主要课程:中学地理教学法、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教程、人口资源与环境教育、测量学与地图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资源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双语教学)、岩溶学及应用(双语教学)、VB程序设计、地球概论、专业英语、旅游地理学、地理摄影与图像处理、贵州地理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能胜任中学、中专地理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有关国土、农业、气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农村发展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管理、决策与研究工作。
园林
(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学、园林制图学、园林建筑学、城市绿地规划、城市及风景区规划原理、园林设计、园林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苗圃、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环境艺术小品、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室内设计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城市园林规划、城市园林建设、林业绿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公园、城镇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等工程技术工作,也可以在各级大中专学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
(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与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地理科学、资源学和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地图学、专题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环境遥感、测量学、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测图、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技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以及农业、林业、水利、国防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测量有关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工程设计部门、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软件应用与开发、地图制图等工作。
环境科学
(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能够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基础、环境科学原理、环境生态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学、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工程学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可进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球科学、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及相关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深造;可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法、环境经济、环境管理和政策、环境信息、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又有健康体魄的,能够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城乡规划的科研、规划、管理等工作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门人才及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本专业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管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法、区域分析与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农村发展与乡村规划设计等。
就业方向:能在城市规划、国土、水利、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国土、水利、环境保护等规划设计单位,房地产经营管理、城乡规划设计公司等从事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等从事地理学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